改變你的觀點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月 29, 2014 不要試圖去改變這世界, 選擇去改變你對這世界的心智。 感知是一種結果而非起因。 (奇蹟課程ACIM) …seek not to change the world but choose to change your mind about the world. Perception is a result and not a cause. (A course in Miracles)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簡說「主禱文」的意義 2月 20, 2016 簡說「 主禱文 」 的意義 從小我在基督教的環境裡長大,學會要背誦主禱文,多年來我會背誦,但從未真正去理解其意義。直至這些年來,生活上許多的變化及生命中許多的學習,好像才開始真正理解到,主禱文的神奇威力及意涵。現在我的生活中,我經常有意念地用主禱文祈禱,我也希望我周遭的朋友,在生活任何景況下,都能願意用主禱文祈求而得幫助,進一步願意選擇與神靠近,願意讓神來協助引領我們的生命。願這份分享能對你有助益。 主禱文記錄在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的第六章 9-13 節,其文如下 :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以下是我對主禱文的個人解說 : 「 我們在天上的父 」 ,確認我與神的關係 。 若我們不承認我是我父親的小孩,我就沒有任何權力來承受我父親所有的產業與恩典。承認上主是我的天父,我就無條件地被授權享用祂一切的恩典與奇蹟。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表達了我對神的順服與敬重。在生活言行舉止,呈現出神的模樣,以表達出內心對神的全心全意臣服與尊敬。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 表達了讓地球能成為人間的天堂 ; 讓神原本就賜服給人類的一切,諸如和平 、 公義 、 平安 、 幸福 、 豐盛等美好的一切,如同能在天堂享有的,也能在人間得以實現。 神的旨意是要我們幸福不孤單,與人相互連結不分離。任何可以達成這樣的結果的,縱使是為小小的一個行為 : 如帶領一位視障者穿越馬路 ; 坐車時讓座給不方便的人 ; 行人不知方向時,告知方向指引 ;為父母者在忙碌工作時,總記得保持與孩子聯繫,有時輕聲細語告知孩子:「我愛你」,或好好地將小孩抱在懷中;朋友在痛苦悲傷時,陪他喝杯咖啡紓解其壓力;對公司同仁與主管的平等相待及敬重對方的態度;夫妻之間彼此的疼惜相愛;親子之間的相互尊重與愛護;甚至好好愛自己,不是老想要攻擊自己。這些都能會讓神愛人的旨意,行在地球,展現在人間的生活裡。 只要我們願意去行,就讓神國的公義落實在地上,為這受傷的世界帶來醫治、重建與修復,使心破碎的人們生命獲 閱讀完整內容
是覺醒的時刻了! 視光人! 7月 16, 2022 2022.07.15 有個眼科醫學會的文宣,宣傳 " 散瞳驗光才準確 " 。 引起一些驗光人員有不同的聲音。 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 眼科醫師同心齊力想辦法對付驗光人員們,而驗光人員們卻只會為了個人的利益,在爭權奪利,(有這麼多的權益,為何大家不共享,而只是想到自己呢?),私心自己權益,而無法同心同德去面對某一些眼科醫師的自我膨脹及自以為是,這才是眼視光界這一直來的問題。 眼科醫師及驗光人員該是彼此相互支持,相互依存,而不是只有眼科醫師吃剩了才輪到驗光人員。有些驗光人員也像那些自我膨脹自以為是的眼科醫師一樣,需好好檢討。 學術界,有些非眼視光專業訓練背景者,還想主導眼視光學術產業發展。在眼視光業界的領導者們不去思考準備如何帶領業界發展,卻還要為個人私利,汲汲營營,迎合那些非視光專業人的需求,也難怪眼視光界應有的權益被剝奪。 各位驗光人員,想想有什麼理論基礎可以限制 6 歲到 15 歲的學童只有眼科醫師可以為他們做視力視覺檢查呢?為什麼眼科醫師才能勝任呢?全世界的人口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台灣是如此規定?這也是值得稱為驗光人員的我們好好思考的!難道國外孩童的眼睛就不如我們的孩子值得珍視嗎?要不然,怎麼會規定由眼科醫師統包呢?眼科醫師有足夠的人力、時間、心力親自檢查照顧這些孩童嗎 ? 而我們被國家認證的驗光人員,真的沒這份能力去照顧我們孩童的視力嗎 ? 還是校護及驗光人員,只能當眼科醫師的視力篩檢助理而已? 為何教育部規定只有 0.9 以上才算正常的視力,若低於 0.9 以下就需要轉介給眼科醫師?看一看世界衛生組織 ICD -11 的認定 : 視力 0.5 以上都算是正常,因為至少遠方有 85% 、近方有 90% 的視覺效能。而我們卻被要求需要在 0.9 以上的視力才算正常。教育部是根據哪些人士的意見主張認定且設定這規範?校護們得依照教育部的規定執行,即使家長有異議也得照做,是誰決定孩童的眼睛視力健康?難道不該是由家長、校護、驗光人員及眼科醫師共同協力才合宜嗎 ? 怎麼變成只有眼科醫師才是唯一的救世主呢? 散瞳驗光才是準確的驗光嗎?看看其文宣,他們已經準備,萬一有人提出異議時,可以有一些回應。但散瞳驗光真的是唯ㄧ準確的驗光嗎 ? 這還真的有許多辯論的空間。 眼科界細心佈局“霸凌”眼視光界,眼視光界主導者們卻還只想著自己個人的名利是否守得住, 閱讀完整內容
什麼是弱視、低視力及視障? 1月 24, 2014 在台灣,許多人習慣對所有視力低弱者 , 統稱為「弱視」。不容易與「低視力」的視力低弱者相分辨。 而 「視障 Visual Impairment 」 一詞表之可涵蓋 「低視力 Low Vision 」 與 「弱視 Amblyopia 」 , 避免「低視力」與「弱視」兩個名詞的混淆。 視力較低導致在生活上造成某個程度的不方便,甚至嚴重者影響到生活的機能,都可以簡易的被歸屬在 視力障礙 ( 簡稱「 視障」 ) 的族群。 一般人對 視力 ( 看的能力 ) 的認知,都可能就是認為看得到就是視力好,看不清就是視力較低。對於視力障礙者,除了明白其視力高低外,尚需涵蓋其 視野 ( 看得範圍 ) 是否有偏差或低落的現象,這才算完整。有些人的視力很好但其週邊的視野幾乎沒有,就會在生活行動就有阻礙,容易摔跤、跌到或撞到東西;有些人的視力很低但週邊的視野很完整,其生活行動不會有問題,但閱讀書籍或近距離工作時就有看不見的困難。 因此在討論視力障礙時我們需將視力及視野的狀況全部考量在內才會是理想且完整。 一、 弱視( Amblyopia ) 的定義:視力的低弱,乃是因沒有足夠清晰影像的刺激,造成大腦視覺區發育不良,矯正視力無法達到正常標準,而眼球組織並明顯的結構異常或是眼睛病變的異常。 二、 低視力( Low Vision ) 的定義:是指視力的低弱,並且 / 或是視野的異常,乃是由於視覺系統的病變所引起者。這種視力的減退, 無法藉由醫療方式回復原有視力的情形。但低視力不等同弱視。 三、 教育部定義 : 1. 弱視:兩眼的最佳矯正視力在 0.03 以上 , 末達 0.3 或其視野在二十度以內。 2. 全盲:優眼的最佳矯正視力測定值未達 0.03 四、 國內低視力的定義: 輕度 : 兩眼視力 : 優眼在 0.1 (含)至 0.2 者(含)者 。 兩眼視野各為 20 0 以內 單眼全盲 ( 無光覺 ) ,而他眼視力在 0.2 (含)至 0.4 (不含)者。他眼 VA=0.2-0.4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0 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10DB (不含)者 中度 : 兩眼視力 , 優眼在 0.1 (不含)以下者。 單眼全盲(無光覺)而另眼視力在 0.2 以下(不含)者。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